一、各測驗概論:

1.馮德(Wundt):是最早使用自陳報告進行研究的學者,也因此帶動了實驗心理學的風潮:對於心理物理功能量化的測驗與解釋(以物理的方式測量實驗指標、研究對象的反應時間等等)。

2.高登(Galton):心理測驗(mental test)的創始者,其測量個體的知覺功能,並藉此來評估個體的智力,及研究個體間的差異。

3.Cattell:首創心理測驗(mental test)這項名詞,其主張,藉由測量個體感覺動作的結果,可用來評估個體的智力。不過,對此有許多學者持反對意見,認為個體的學業成績與感覺動作的測驗結果間,相關低,因而不具有代表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20世紀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905:比西量表:第一個智力量表

1911:智立年鈴、標準化的建立

1916:IQ智力商數、史比量表、常模的建立

1917:陸軍甲種、乙種測驗

1920:羅夏克默漬測驗

1920s:因素分析法出現

1926:畫人測驗

1935:PMAT:Thurstone主要能力測驗;Murray因素分析法

1939:魏氏發展智力測驗

1942:MMPI

1949:魏氏兒童智力量表

1955:魏氏成人智力量表

1963:Cattell:流體智力與結晶智力

1967:魏氏學前兒童智力量表

1972:麥卡錫兒童量表

1983:考夫曼兒童評鑑組合

1986:史比量表(IV)

1989:MMPI(II)

 

二、智力測驗的發展:

  (一)比西量表:

  •  Binet & Simon
  •  智力的內涵:理解力、記憶力、想像力、審美能力、判斷能力及問題解答能力→g factor

  (二)智力年齡(mental age):該智力行為表現之年齡當量

  (三)IQ:

  • [智力年齡(MA)/實際年齡(CA)]X100
  • Terman將比西量表引進美國,重新修訂並建立常模→史比量表

  (四)因素分析法:Spearman、Thurstone、Thorndike均以因素分析法作為其研究之基礎

  (五)魏氏智力測驗組合:魏氏認為史比量表主要用於教育和能力分類上,於臨床和診斷的使用較受到限制。因此,為補強臨床與診斷上之用途,魏氏捨棄了傳統的年齡量表,而改採用點量表的方式編製測驗。

三、團體智力測驗:

     Yerkes發展了陸軍甲種測驗、陸軍乙種測驗,並以此作為團體智力測驗的始祖。

        -陸軍甲種測驗:語文測驗,給有受過教育者施測。

        -陸軍乙種測驗:甲種測驗的非語文板,可供語文障礙者(EX文盲)使用

四、性向測驗:

      -特殊性向測驗:一開始的性向測驗均是此類。

      -綜合性向測驗:後Spearman發展因素分析法後,開創了綜合性向測驗的編制。EX:Thurtone:芝加哥主要能力測驗

 →後分為:多元性向測驗組合、區分性向測驗、普通性向測驗

五、成就測驗:  

  • 最早的成就測驗莫過於中國的科舉制度,而在西方,J.M. Rice編製了客觀性拼字測驗,而此亦成為成就測驗的先驅。
  • 成就測驗多以選擇題進行篩選、以申論題進行個案能力的評估。

六、人格測驗:

   1.free recall:字詞聯想法、自由聯想法

   2.自陳報告:

      -同理式:我....

      -質問式:你....

      -曖昧式:他...

    3.實徵法

    4.投射法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mpouH 的頭像
    SempouH

    SempouH的部落格

    Sempou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